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社交媒体舆论熵的形成与控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(2)

来源:长春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10 05:1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二是情绪认同的“想象共同体”导致负面情绪剧增。在新媒体时代,社交网络中的新闻职业精神逐步被一种基于情绪认同基础的“想象共同体”所替代,民

二是情绪认同的“想象共同体”导致负面情绪剧增。在新媒体时代,社交网络中的新闻职业精神逐步被一种基于情绪认同基础的“想象共同体”所替代,民众极易被煽动,网络事件在这种共同体的情绪中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群体事件。众多“入戏太深”的网民仅需具备简单的二元对立即好与坏的划分思维,就可以进行一种他们认为的具备天然合理性与争议性的狂欢,使得舆论往往走向混乱,各类谣言与“阴谋论”四起,民众的焦虑和恐慌在这种情境中被不断加强,演变成一种舆论暴力行为。在这种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下形成的舆论,往往夹杂着网民情绪化的谩骂、攻讦,而这类情绪本身就很容易产生“对立认同”。因此,这种社交网络中的抗争的“无序化”往往导致舆论的混乱和动荡,这种基于想象共同体的网络空间脱序是社交媒体舆论熵的来源,极易导致风险失控。

三是“破窗效应”的规则漏洞导致舆论空间的失序。“破窗效应”是指当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没有及时获得修补后,它的存在将会产生恶性的心理暗示与示范。在社交媒体的舆论场域中,众多网民抱着“法不责众”的心态进行舆论参与,“闹事”成为民众制造舆论解决诉求的方法,借助舆论对司法审判等进行施压也变成了一种常态,当舆论场遭遇这种“破窗效应”带来的坏的示范作用时,其做法早已超出了社交媒体应有的新闻伦理原则。

社交媒体舆论熵控制的建构优化路径

社交媒体带来了自由言论、自由传播的信息负熵的同时,也带来了具有大量破坏性的舆论熵。各类谣言、虚假信息、煽情色情暴力的信息,因为信息的冗余、“想象共同体”与“破窗效应”等因素不断蔓延。在无序的舆论中建构一个有序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,应从以下两方面着力:

一是动态化与时俱进地调整治理规则,加强技术变革。社交媒体由于舆论主体与舆论生成的复杂性,在舆论博弈中除了政府、技术、民众之外,往往还存在一些为了利益的商业推手,各类社交媒体为了争夺流量,都有可能存在一些背离传播伦理道德的行为,使得舆论生态熵值不断增加。在治理过程中,除了整体的规则制定,还应该依据社交媒体的特性制定相应的规范条例,杜绝“一放就乱、一管就死”的尴尬局面。促进技术的发展,使得法制管理与技术变革双管齐下,构建网络传播规则,缓解舆论熵的发展。

二是增强政府、专家、公民三者的良性互动。在社交媒体舆论场中,舆论的博弈是一种常态,网民群体戾气较重,与其展开对话困难,舆论管控过程中,删帖或者封号只是暂时的“隔板”,运用不恰当反而会进一步造成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不信任,“删堵封”职能是一种暂时的局部的管理手段,集体噤声并非长期的有效途径。政府与专家需要有效引导与管理来唤醒民众的公民意识,有效控制舆论熵。

①【美】特德·霍华德著,吕明译:《熵:一种新的世界观》[M]上海译文出版社,1987年版,第39页

②罗霄峰:《网络舆论熵及应用研究》[J],《计算机科学》,2009年第8期专刊

③陈龙:《舆论熵的控制与防范:一种关于网络治理的认识方法论》[J],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,2018年第4期

文章来源:《长春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ccdxxb.cn/qikandaodu/2021/0310/647.html



上一篇: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引领把长春建设成宜居宜业
下一篇: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引发的思考

长春大学学报投稿 | 长春大学学报编辑部| 长春大学学报版面费 | 长春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长春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