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一个少年对当年长春的记忆评三木卓短篇小说集(2)

来源:长春大学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3-22 04:09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记忆里的长春 《黄雀》获奖时包括了《炮击之后》这篇小说,小说集出版时他又用了“炮击之后”命名,因为只有这个名字才能使人想到战争刚刚结束时

记忆里的长春

《黄雀》获奖时包括了《炮击之后》这篇小说,小说集出版时他又用了“炮击之后”命名,因为只有这个名字才能使人想到战争刚刚结束时的狼藉与空虚。这部作品记载着1945年8月到1946年8月作者在伪满洲国首都“新京”的所见所闻。虽然是一个十岁少年的记忆,折射的却是沧海桑田、风雷激变的历史转折的特殊时代。

《炮击之后》里的第一篇小说是《朝》。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开篇,题目意味深长。天刚刚亮,“一个少年在奔跑”,他想去学校取回自己的小白兔,在早饭前佯装做早操而抄小路穿越公园奔向小学。公园正门外是一条电车道。就在快到公园正门时,“少年”听到一群当地的“殖民地”人吵吵嚷嚷不知干什么,不懂当地语言的“少年”躲在暗处屏气静观。只见一个汉子骑在骑着马的铜像后背上,把绳子系在铜像脖子上,地上一群人喊着号子把锯掉的铜像人头拉下来。“少年”从后门回家途中看见两名当地巡逻的士兵从眼前走过。

书中没写时间和地点,但长春人都知道那是胜利公园。该公园伪满时期叫儿玉公园,在公园正门内今天毛主席塑像处,当年是日本将军儿玉的骑马塑像。门外的电车道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有。小说只写了是“一个闷热的夏天”,那么,时间应该是1945年8月日本战败后不久。在这里,“少年”只是一个看客。中国人锯下了儿玉将军的头,当然是日本军国主义灭亡的象征。《朝》在日语中是“清晨”“早晨”的意思,即中国人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,迎来了一个崭新黎明。书中称当地人为“殖民地”人,并没用当时日本人说的“满洲人”或“支那人”,也没说“中国人”。也就是说,作者三木一开始就认为所谓的“满洲国”其实就是日本的殖民地,而不是什么国家。可以说这一看法是客观而且符合历史的。

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崭新的黎明,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就是黑夜,而对于“少年”一家来说更是黑夜中的黑夜。因为“少年”的父亲在最关键的时刻染上伤寒病倒在床上,所以第二篇小说名字叫《夜》。小说中的父亲和报社的同事回忆日本遭原子弹袭击的报道,和家人讨论是投降还是继续打下去,是回国还是留下来等问题,一直讨论到天亮却没有结论。接下来的是一篇很短的小说《归馆者》,然后便是获奖作品《黄雀》。

《黄雀》是这部小说集的获奖之作,也是最长的一篇作品,共有三万多字。在这篇作品中,作者详细描述了骨瘦如柴、静等死亡的父亲,日夜操劳的母亲,充满无奈与悲伤的奶奶,街头卖烟的“少年”,与人打架的哥哥等诸多内容。外面描写了你进我走、交替入城的苏联军队、共产党军队、国民党军队,以及社会动荡、无序的长春城。在父亲病危期间,“少年”和哥哥一直怀疑父亲表面上是在报社工作,暗中受“国家保安部”支使和指挥,在为“国家保安部”工作。可是,包括“国家保安部”在内的政府人员、高官及家人在日本战败前早已安全地撤回本土,而“少年”一家却成了朝不保夕的难民。香烟不能卖了,哥哥与“少年”决定把家中所有能卖的东西统统拿到街上去变卖。“少年”养了一只黄雀,哥哥命令他必须卖掉。深夜,“少年”看了又看自己养了多年的小鸟,“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,与其说是奇怪,莫如说是可怕……国家保安部根本就没在意父亲这样一个小人物,只是父亲自己那样认为的吧”②。这时,“少年”把鸟拿在手中,鸟儿吓得瑟瑟发抖,乖乖地蜷缩在“少年”的手心。多么可爱的小鸟,绝不可卖给别人!“少年”闭上眼睛用尽全身力气猛握双手,可怜的小鸟一命呜呼!父亲死了,小鸟死了。父亲是不是“国家保安部”的人无从得知,但父亲是国家的人。小鸟死于主人之手,父亲死于谁之手呢?小说没有明说,读者却能看得出来。“黄雀”在日语中写作“鶸”,即弱小之鸟,它是这篇小说的名字,是父亲命运的象征!

在《黄雀》后面的小说《炮击之后》中,作者记述了“少年”躲在家中看窗外苏联军队投炸弹,日本军队用高射炮反击的情景时,心里在想:“人类为什么一定要打仗?”小说以一个十岁少年的身份对战争提出了质疑;写小说者,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者对战争提出了批判。三木在高中时代曾写过一首反战诗歌,发表在静冈高中自治会主编的《反战诗集》第一辑上。1972年作者三十七岁时又把该诗收入他的作品《故乡的文学》(文京书房)中。诗中写到他们当时走在大连的街道上时,“就像今天在我们国家(指日本——笔者注)的碧眼人一样,在大街上耀武扬威,得意洋洋”③。在这里他既批判了当年占领中国的日本人,又抨击了今天在日本的美国人。紧接着三木又写道:

文章来源:《长春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ccdxxb.cn/qikandaodu/2021/0322/677.html



上一篇:从山顶开始飞翔记长春庙香山度假区董事长王勇
下一篇:一条路的两边

长春大学学报投稿 | 长春大学学报编辑部| 长春大学学报版面费 | 长春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| 长春大学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