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数据库[05/20]
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栏目设[05/20]
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刊物宗[05/20]
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征稿要[05/20]
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投稿方[05/20]
- · 《长春大学学报》收稿方[05/20]
长春重要发布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(九)鼓励振兴乡村回乡创业发展。支持高校毕业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,以资金入股、技术参股等方式,创办企业、兴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,对优势创业
(九)鼓励振兴乡村回乡创业发展。支持高校毕业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,以资金入股、技术参股等方式,创办企业、兴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,对优势创业项目优先提供贷款支持和项目补贴;对符合扶贫扶持政策、农业补贴政策的创业项目,按规定给予政策支持;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项目,优先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市优秀项目评选。(责任单位:市人社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、各县(市)区和开发区)
(八)支持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。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30%左右的场地,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。依托市域内创业园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、青年见习基地或企业等实体,每个县(市)区、开发区至少创建1个“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孵化园”,参照就业补贴项目给予园区相应补助;将市域内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孵化园统筹管理。实施创业孵化奖励,每培育1家通过认定的大学生成功创业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,给予孵化基地10万元资金支持,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。在全市评选一批带动创业数量多、支持大学生创业力度大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,特别突出的优先推荐申报省级40万元至100万元的资金补贴。(责任单位:市人社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、各县(市)区和开发区)
编辑:傅 瑶
中共长春市委办公厅
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长春市委、长春市人民政府提出“全力以赴‘稳工业、稳投资、稳消费'和千方百计‘保就业、保民生、保市场主体'”的任务要求,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,促进高校毕业生来(留)长就业创业,结合我市工作实际,现制定如下措施:
五、优化生活安居支持,完善加强就业保障
编审:周柏航
(六)支持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。充分挖掘新经济新业态吸纳就业潜力,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共享经济、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等领域实现灵活就业。强化对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政策支持,健全完善政策咨询、职业培训、劳动仲裁、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保障。离校1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,灵活就业后进行就业登记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,给予最长不超过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。毕业3年内的高校毕业生,自主创业后进行就业登记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,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。(责任单位:市人社局、市社保局、市财政局)
出品:吉报传媒
来源:长春日报官方微信号
(二)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聘规模。充分利用国家、省、市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,实施“平战结合”,发挥基层“人才编制池”和基层储备岗的作用,全年开发不少于6500个基层工作岗位,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服务。其中,招募“三支一扶”项目约300人;招聘基层“特岗教师”约700人;招聘基层社工岗约200人;招聘基层岗位专项计划约1550人(事业编制工作人员,每个社区3人,每个行政村1人);开发检察院、法院文员工作岗位。开发增设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公益岗位4000个,优先安置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群体,最长聘用期限2年,聘用期间相关待遇参照现行公益岗位标准执行。(责任单位:市人社局、市教育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法院、市检察院、各县(市)区和开发区)
来(留)长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》
四、加强职业素质培训,精准提升就业能力
一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,有效激发就业活力
(二十)落实职能责任推动工作开展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坚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,健全工作机制,夯实工作责任,加强考核督导,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来(留)长就业工作质量。要切实加强工作合力,充分发挥各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作用,统筹各部门主动发挥工作职能,大力挖掘社会各方吸纳就业潜力,最大限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。要切实加强政策落实,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,大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指导,全力做好各项资金保障。要切实加强宣传引导,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宣传活动,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,选树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,为毕业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氛围。(责任单位:各相关单位、各县(市)区和开发区)
文章来源:《长春大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ccdxxb.cn/zonghexinwen/2022/0609/1215.html